想把优秀警犬个体传承下去 从北京的南二环出发,沿着京开高速一路南行20公里后就到达了北京市公安局警犬基地。这里隶属于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,是公安部二级警犬繁育基地,负责组织和管理全市警犬的技术工作,被誉为“首都警犬的摇篮”。 自1954年建成以来,这里出生了1978只警犬,它们被输送到全局各个部门,与它的训导员一道,并肩走上侦查破案、防爆安检、安全保卫的从警之路。 “每年我们繁育犬的数量很大,都有100多只。随着数量的增大,我们越来越多考虑的是如何提升犬的质量,以及有什么手段能让更多优秀的犬保留下来。”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警犬技术支队民警马金磊告诉北青报记者,如何将如此优秀的警犬个体传承下去,提升繁育效率,缩短训练周期,是近年来摆在北京市公安局警犬基地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。 2019年初,他们有了培育克隆犬的想法。这位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临床兽医学博士,是北京市公安局专门引进的科技人才,也是“警犬精准繁育芯技术研究计划”的发起人。有了这个想法后,选择哪只犬作为供体,成为警犬基地民警的第一步。 今年五岁的公安部功勋犬斯基丁,是一只比利时马里努阿犬,搜索、搜爆能力突出,体格强壮、嗅觉出众、极富智慧、战功赫赫,是北京警犬基地自主繁育和培养的优秀警犬中的佼佼者。 今年四岁,从国外引进的成年犬阿瑞,与斯基丁同为马里努阿犬,扑咬和抗压能力也都超强,爆发力、攻击力突出,是扑咬犬中的最强悍将。两只犬同时入围。 成果 6只克隆警犬相继出生 2019年初,依托警企合作机制,北京市公安局警犬基地与北京希诺谷公司开展合作,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共同培育优秀警犬。首次的克隆样本,就是斯基丁和阿瑞。“鉴定母犬什么时候排成熟的卵细胞,母犬的保育,幼犬的培养都是我们的优势。而公司对分子生物学和细胞操作更有优势。这次警企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合。”马金磊表示,项目组成员从斯基丁和阿瑞的皮肤上分别截取了皮肤样本,两周后建立了成纤维细胞系,完成胚胎培养后,将新的克隆胚胎植入雌性代孕犬的输卵管。
|